人工智能
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于2019年由教育部批准建设,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等专业近30年发展的结晶,承载着人工智能领域数十年研究成果,依托着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教师队伍,汇集了海内外杰出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依托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994年成立,2010年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2018年,在中国高校Scholar Ranking排名第42位,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学院拥有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和软件工程学科硕士学位一级授予权,以及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学科领域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专业研究与技术人才。使其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智能科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人工智能学科前沿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国家在装备制造与水利水电等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和发展需要,推进技术革新,引领社会发展。
核心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泛函分析、计算方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基础、脑认知科学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感知与定位技术、数据库原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脑机接口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
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拥有骨干教师3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拥有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
学科实力
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40余项省部级人工智能类科研项目,以及40余项企业委托的人工智能类横向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五年,发表人工智能领域SCI、EI检索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50余项,获陕西省科技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一等奖2项,铁道科技三等奖1项等。
人才培养
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模式,与百度公司签订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与腾讯科技、陕西省微软创新中心、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科技能源(西安)有限公司、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华为、阿里巴巴、慧科集团、丝路软件等国内外优势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或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国人工智能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各类竞赛。近三年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依托先后获得各类竞赛国家奖20余项,省级奖30余项。并在过去20余年的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
就业与发展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方向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工智能或跨学科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能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担任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骨干、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的能力。